作者.陳翊中
把時間拉回到20年前的台灣,當時台灣經濟活力旺盛,游資充沛,上市公司又只有200家左右,在過多的資金追逐有限籌碼之下,投資人喜愛配股遠高於配息,除權行情是每年必定上演的好戲。同樣的狀況在20年後的越南再度發生,只不過股市歷史短淺的越南,有更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當年最讓投資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中華開發藉高溢價辦現金增資,之後再把現金增資溢價資本公積拿來配股,一年做兩波除權行情,把股價炒上千元大關,原本中華開發股本到年國77年,一直維持台幣10.5億元,經過兩次除權大配股之後,到了79年一口氣增加了33.9億元,但因為獲利能跟得上股本膨脹的速度,因此後來還能創下1,075元天價。
 
相較於台灣上市公司辦完現金增資,再把資本公積拿來配股的招數,越南上市公司因股本普遍小,加上法令並未規定現增價和市價的差額限制,因此各公司辦現增時幾乎都以「圖利」原股東為己任。現金增資價格普遍偏低。
 
                   未規定現增價格下限
                   現增價與市價落差大
 
以最近最誇張的例子來說,BMC(平定礦產)除權參考價股價高掛在550,000盾以上,卻以20,000盾的價格辦理現增,原股東可以2股買1股,以除權參考價315,000盾來看,現增價和市價的差距更高達15倍,不過參與除權的股東,平均成本可從55萬盾以上,一下子降至30幾萬盾。
 
越股也有所謂的除權行情,而公司宣布配股或辦現金增資,往往是刺激股價上漲的大利多。就像今年5月BMC宣布1股配2股的利多,股價一口氣就由50萬盾左右拉到84.7萬盾的天價,而除權後又一路漲停板展開填權行情,填權幅度高達50%。另外,像SJS(Sudico不動產)也在4月份股價在250,000盾左右宣布辦現金增資,原股東可以用20000盾一股認一股,股價也一口氣衝上450,000盾,隨後的填權行情漲幅也達50%左右。
 
只不過,由於價差太大,很容易引發賣老股換新股的賣壓,雖然BMC、SJS填權行情有模有樣,但隨著增資股出籠,後來皆後繼無力。而且隨著多家上市公司大量配股,投資人發覺獲利跟不上股本膨脹速度,今年下半年除權行情已暫時失去光環。例如BMC在11月又辦了一次現增,原股東可以用20,000盾2股買1股,結果不但除權前股價毫無表現,除權後也填權乏力,不過以越南企業獲利的強勁成長力,除權行情失靈應只是短期現象,明年4、5月間的除權旺季,除權行情還是很值得期待。
 
                  現金增資引進戰略股東
                  可能稀釋原股東權益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除權規則,即是所謂戰略股東認股。在越南,很流行引進戰略股東,而在辦理現金增資時,往往有一大部份額度被撥來分配給戰略股東,例如9月18日除權的HAP(海防紙業),在發行的920萬股中,只有300萬股是分配給原股東,價格是20,000盾,但有500萬股的新股將由戰略股東認購,每股價格是40,000盾,以當時除權參考價計算,至少有7成的差額,雖然可能有2到3年不得轉讓持股的限制,但戰略股東獲利空間還是不小,只不過是否有損小股東權益,就有待商榷了。
 
除了上述差異,越南的除權配股和還有一點不同,公司一年有兩次配股配息,通常在上半年獲利結算後的8、9月以及全年獲利結算後的4、5月間是除權息的旺季,而相較於大陸上市公司配股配息吝嗇,越南企業給股利普遍很大方,配息率(股息/每股稅後純益)都有50%以上。
 
    隨著台灣經濟邁入中年期,活力不再,近幾年台股除權行情愈來愈難做,然而,在經濟高成長的越南,除權行情正方興未艾,股票股利的吸引力遠大於現金股利,只要行情熱絡,在除權日前2、3個星期介入高獲利股,參與除權行情,應都有不錯的回報,20年前台灣的除權行情的熱鬧市況,現在正在越南上演中。
 
               台灣越南除權制度比較
比較
越南
台灣
現金增資價格
未規定下限
現增價通常為市價的7成至9成
原股東現金
增資認股權
可藉現增引進戰略股東,且價格和數量由公司董事會決定
10%須公開銷售
10%須分配給員工
除權息周期
可1年1次,也可1年2次
1年1次
資本公積配股
股票溢價、出售資產、資產重估…等資本公積都可拿來配股
只有股票溢價和受贈與之所得
這兩類資本公積才能配股
現金、股票
股利比率
配股或配息無限制
證期局要求上市櫃公司須配
一定比率的現金股利
現金增資
員工認股
可和原股東認股價不同
和原股東認股價相同
員工分紅
沒有相關規定
除權時須將員工分紅比率納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chmaster 的頭像
    richmaster

    RichMaster

    rich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